发布时间:2025.10.16 浏览次数: 广东金联宇电缆实业有限公司

在低温环境(如冷藏库、寒冷地区的户外设备、接近冷冻机的配电系统等),不同低温等级对应不同型号,其中以RVV(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缆)、YJLV(交联聚乙烯绝缘铝芯电缆)、BVVB(平型聚氯乙烯护套电缆)以及特种耐低温电缆(如KFF、FF46等)最为常用,具体选型需结合实际温度场景判断,且主流合规产品的耐低温工艺均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,以下分两部分详细说明: 一、低温环境的铜芯绝缘电缆选型:按温度等级划分 不同低温场景的温度范围差异较大(如普通低温区-20至0℃、中低温区-40至-20℃、极端低温区低于-40℃),需匹配对应耐温等级的电缆型号,避免因绝缘层变硬、

破裂导致短路或安全事故: 1. 普通低温区(-20至0℃):优先选RVV/BVVB 这是最常见的低温场景(如家用冰箱电源线、冬季室外电缆槽、靠近冷冻库的布线等),RVV(软结构)和BVVB(扁平护套)是首选,核心优势在于绝缘层材质—— 其绝缘层采用聚氯乙烯(PVC),经过特殊配方处理,柔韧性在低温环境下表现优良,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可达-15至0℃,完全满足-20至0℃的普通低温需求; 若环境存在轻微机械碰撞(如室内地面布线、室外浅埋),可选择加厚护套的BVVB,在耐低温基础上增加抗机械损伤能力,且护套层不影响低温性能。 适用场景:家庭/商业建筑的低温区域配电、冷藏库内部布线、冬季室外设备供电等。 2. 中低温区(-40至-20℃):选YJLV(改良型)或特种控制电缆 若环境温度长期在-40至-20℃(如大型冷库周边、低温运输车辆的电力系统),

普通RVV的0℃耐低温已无法满足,需选择绝缘层升级的型号: YJLV(交联聚乙烯绝缘铝芯电缆,改良耐低温型):普通YJLV耐低温-15℃,但“改良耐低温型YJLV”采用特殊配方的XLPE绝缘层,长期耐低温可达-30至-40℃,适合中低温场景,且价格低于特种电缆,性价比高; KFF(氟塑料绝缘控制电缆):绝缘层采用聚全氟乙丙烯(FEP),长期耐低温可达-40℃,且抗化学腐蚀能力强,适合-40℃以上的中低温场景(如极地科考设备供电、低温实验室布线),但柔韧性略差,安装时需注意弯曲半径(通常为电缆外径的15-20倍)。 3. 极端低温区(低于-40℃):必须选特种耐低温电缆 若环境温度长期低于-40℃(如极地考察站、冷冻仓库、高寒地区户外设备),需依赖绝缘层为耐低温合成材料的特种电缆,常见型号如: FF46(氟塑料绝缘、氟塑料护套电缆):

绝缘层和护套均为氟塑料合金,长期耐低温-60℃,短期(30分钟内)可承受-70℃,且绝缘层耐化学腐蚀、耐极端环境,适合极地、冻土工程等极端低温场景; YGCRR(硅橡胶绝缘、玻璃丝编织护套电缆):绝缘层为低温硅橡胶,长期耐低温-50至-60℃,护套层玻璃丝编织可增强抗机械磨损能力,且柔韧性好(弯曲半径为电缆外径的8-10倍),适合需要频繁移动的低温和超低温设备(如极地探险车辆供电)。 二、耐低温工艺是否达标:合规产品均满足国标,需注意3点验证 目前主流电缆厂家生产的耐低温型号(如YJLV、KFF、FF46等),其耐低温工艺均需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,核心工艺达标性可从以下维度确认,无需过度担心“工艺不达标”问题: 1. 核心耐低温工艺:材质与生产流程均有明确标准 绝缘层材质标准:交联聚乙烯(XLPE)需符合《GB/T 12706.1-2020额定电压1kV(Um=1.2kV)到35kV(Um=40.5kV)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:额定电压1kV(Um=1.2kV)和3kV(Um=3.6kV)电缆》,明确要求其长期耐低温≤-20℃;氟塑料(PTFE/FEP)需符合《GB/T 5013.2-2008额定电压450/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2部分:试验方法》,耐低温性能需通过“-40℃×168小时低温弯曲试验”(弯曲后无裂纹);

生产工艺控制:如YJLV的XLPE绝缘层需经过“辐照交联”或“化学交联”,确保分子结构完全交联(交联度≥70%),否则会导致耐低温性下降;特种电缆的氟塑料绝缘层需采用“挤出成型+低温处理”,避免内部产生气泡(气泡会导致局部击穿风险),这些工艺均有厂家内部质控和第三方检测(如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)把关。 2. 如何验证产品工艺达标:查看认证标志与检测报告 选择耐低温电缆时,应确认产品是否具有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(CCC认证)标志,并索取产品检测报告,验证其耐低温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; 可要求电缆厂家提供“低温弯曲试验”或“低温拉伸试验”报告,查看试验条件与结果,确保电缆在实际使用环境中能正常工作。

 

本文共分 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