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.11.06 浏览次数: 广东金联宇电缆实业有限公司
 
在矿用电缆采购领域,型号一致但性能参差不齐的现象普遍存在,其根源往往在于“企业标准”(简称“企标”)的滥用。矿山企业若缺乏对企标的深入了解,极易购入表面合规、实则性能不达标的电缆产品,为安全生产埋下巨大隐患。以下深入剖析“企标”陷阱的复杂真相,帮助采购方规避风险。
 

一、“企标”电缆的双面性

1. 企标本义与表现
● 
企业标准由企业自主制定,通常以“Q/XXX”形式标识,理论上可高于或低于国家标准(GB)。
● 
优质企业可借企标实现更高性能,如针对特殊腐蚀矿井,制定耐腐蚀性优于国标的企标,采用特殊防护涂层提升电缆寿命。
2. 劣质企标的陷阱
● 
不良企业利用企标“自主性”,在不影响外观和型号标识的前提下,降低关键性能指标,实现成本压缩。
● 
表面看型号、标识与国标产品无异,实际内在质量“缩水”,极易让采购方掉入安全陷阱。
 

二、型号相同,性能差异的三大根源

(一)导体材质与规格的暗箱操作

1. 材质“掺假”
● 
国标矿用电缆导体应采用高纯度无氧铜,确保导电性能与安全。如MY-0.38/0.66kV-3×50+1×16mm²型号,规定50mm²线芯须为多股均匀无氧铜丝绞合,20℃直流电阻≤0.387Ω/km。
● 
劣质企标电缆常用再生铜或掺杂杂质金属,导致导体电阻提升30%-50%,电能损耗大,发热严重,易引燃、引发火灾。
2. 规格“缩水”
● 
实际导体截面积低于标称值,如标称50mm²,实际仅40mm²左右,直接削弱载流能力,正常负载下即可能过热,加速绝缘老化,威胁供电安全。

(二)绝缘与护套材料的以次充好

1. 绝缘层材料降级
● 
国标要求采用交联聚乙烯(XLPE)等耐温、耐潮材料,保证电气与机械性能。MT818-2009标准对绝缘性能有严格规定。
● 
劣质企标常用普通聚氯乙烯(PVC)替代XLPE,PVC高温高湿下绝缘性能骤降、耐温等级低,易老化开裂,失去绝缘保护。
2. 护套材料偷工减料
● 
国标护套采用高耐磨、抗撕裂橡胶,适应井下恶劣环境。
● 
劣质企标用回收橡胶或大量填充剂,致护套耐磨、抗撕裂性能严重不足,井下摩擦、碰撞下易破损,暴露线芯,导致漏电、短路等事故。

(三)结构设计与工艺水平的参差不齐

1. 结构设计“减配”
● 
国标电缆结构设计严谨,如线芯绞合密度、屏蔽层厚度、护套包覆工艺均需达标,保证机械强度、抗干扰能力。
● 
劣质企标常减少屏蔽层、填充层厚度,或改变绞合方式,降低电缆整体机械性能与抗干扰能力。
2. 生产工艺“粗放”
● 
正规企业采用先进拉丝、绞合、挤出设备,严格过程控制,确保产品一致性。
● 
小厂或不良企业设备落后、工艺粗糙,如导体绞合不均、绝缘挤出厚度不一,导致局部过热、绝缘薄弱点增多,安全隐患突出。
本文共分 1